跳至主要內容
小說目錄
第410章 也沒躲得過
其實,之前雲昭和永耀的第一場比賽,啓王提出認輸的態度就傳開了。
偏偏最後太后不僅贏了,還贏得那麼漂亮,啓王在軍中的威信就降低了很多。
啓王非常不服氣,他若早知道是錦衣衛上,他也可以贏啊!
太后分明是勝之不武,鑽了規則不嚴謹的空子。
不過,錦衣衛屬於皇帝,他指揮不動,這樣的牢騷也就心裏想想,一個字不敢對外提。
現在這麼多人看着,啓王自然不會讓自己聲望再有所損失。
沈丞相笑得像一隻老狐狸,對皇上鞠躬說道:“既然如此,皇上,微臣這些年也積累了一些家業,夫人手裏也有不少產糧的莊子。”
“因爲家裏人口多,每日的消耗也不少,地裏的產出就一直沒有售賣。”
“如今國難當前,微臣願意將家裏的存糧捐給朝廷……”
聞言,衆人驚詫。
咦,鐵公雞一樣的沈丞相突然就大方了?
不過仔細一想,這說法有貓膩呢!
先說了自家人口多,每日消耗多,那還剩下的產出到底有多少,還不是沈丞相說了算。
若是太少了,對糧倉的消耗來說,杯水車薪。
衆人都以爲很瞭解沈丞相,結果,就聽見沈丞相擲地有聲的說道:“大約有一萬二千五百石,另外,還有一百箱急需的藥材,都捐給朝廷,由皇上統一分配。”
聞言,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的看着沈丞相。
這丫的,喫錯藥了?
一開口就是一萬多石糧食?
還有藥材,一百箱啊,現在默認的都是大號紅箱子,很多草藥不用錦盒裝,這一大箱子該能裝多少?
突然這麼大方,皇帝相當不適應,不自覺的摸了摸耳朵,有些懷疑自己幻聽了。
“沈愛卿……嗯……”皇帝遲疑了一下:“說的可是實情,沈家有這麼多糧食?”
沈丞相嘆氣,心虛的笑了笑:“皇上,這些年天災不斷,糧食一直比較緊張,我們自家產出從未向外賣過。”
“偶爾見市場多餘的還會購買一些存放,生怕哪日就斷了糧。”
“如今遇上特殊時期,剛好能捐出來,希望雲昭能早日度過這次難關,讓大家安心過一個年。”
衆官表情怪異,不明白沈丞相受了啥刺激,爲啥突然就跟他們走的不是一條路了呢?
柳芸“看”到這一幕,覺得沈丞相確實很真心要投靠了。
這麼多糧食拿出來根本解釋不清楚。
沈丞相那樣的理由其實是站不住腳的。
不過,這樣過了明路,將來也不會在這方面再被追究了,而且,這個時機非常好。
當然,重點在於,沈丞相願意拿出來。
“一萬兩千五百石,換算一下,差不多一千噸啊,足夠五千壯年勞力喫一年的,還是喫得特別飽的那種,厲害呢!”
紅葉咋舌:“沒想到……沈丞相家竟然有這麼多糧食,還有藥材,也不少呢!”
柳芸輕笑:“很正常,只要不缺銀子的,都會囤一些糧食,畢竟這幾年天災不斷,都會害怕有個萬一。”
“只是沒想到,沈丞相真的願意捐出來,而且,拋磚引玉的讓文武百官都躲不掉。”
沈丞相也醃壞醃壞的,自己捐了還不滿意,非得讓文武百官跟着捐,尤其是啓王,重點關注對象。
沈丞相迎着啓王震驚的眼神,笑了:“啓王,該你了呢!”
這話也明確,他都捐了這麼多,啓王若是敢少太多,必然會有流言蜚語說他小氣。
啓王一張老臉又成了調色盤,才發現自己被沈丞相坑了。
他手裏那麼多兵,雲昭國庫窮得要死,不說將兵都養好了,可自己的私兵肯定不能怠慢。
加上錢袋子蕭家出事兒,其他的錢袋子還沒培養到那麼信任,前段時間又被太后坑了一百多萬兩,啓王府的資金早已經捉襟見肘。
不管是一萬多石糧食,還是一百箱藥材,換算成銀子都是一筆不小的數字。
啓王府已經無力承擔。
啓王吶吶的不知說什麼好,只得先讓手下頂着,他得好好想一想:“……皇上,微臣家業不如沈大人,還得先琢磨琢磨,微臣必然要捐的,替皇上分憂。”
沈丞相嗤笑一聲:“堂堂王府,家業不如微臣?啓王,你在說笑嗎?”
啓王怒目:“沈大人,請慎言,之前國庫無銀,欠了不少軍餉,現在還沒發下去,可那麼多人要喫飯的,微臣替皇上分憂,自己拿銀子填補了一些窟窿,皇上不也是知道的?”
皇帝眼神一沉,確實有這麼回事兒,以前的他單純感激啓王的幫襯,現在才明白其中的彎彎繞繞。
看着啓王的正義凜然,皇帝忍不住說道:“這麼說,啓王,朕的軍隊都不缺軍餉吧,真是太感謝啓王的慷慨了,雲昭這幾年確實難啊!”
“好不容易有一些銀子,又發生了這樣的事,軍餉的事就暫時延後吧!”
“朕感激啓王的分擔。”
啓王整個人猶如人形雕塑,他都還盼着上的摺子被皇帝批覆,趕緊撥一些銀子救急呢!
這麼一說,撥款的事情豈不是遙遙無期了?
沈丞相笑了,和皇帝一起將啓王忽略了,看着文武百官捐贈。
有人捐糧食,也有人捐藥材,沒有的就只能捐銀子了,有沈丞相帶頭,這一層皮颳得特別舒爽。
很快,太醫署傳來確定的好消息,那藥方是真的有用。
然而,藥材也隨之又暴漲了一波,高得嚇人,市場上還沒有。
有銀子也買不到。
這時候,幾乎都捂着,沒人出手。
稍微有一點,就會被消息靈通的商戶管家給買走。
而啓王最終沒有辦法,只得拿庫房裏值錢的東西捐贈。
與此同時,不僅僅是皇帝,文武百官也沒有放過呆在家裏的姜太師。
身爲三大輔臣,必然要捐啊,按照太后的說法,這不是還有輔臣的頭銜?
既然還是輔臣,就得爲皇上分憂,豈能一毛不拔?
除非,自願卸下輔臣和太師的身份,一介白身,自然就不用參與朝廷之事。
沒想到人在家中坐,也沒躲得過,姜太師氣得鼻子都歪了。
偏偏沈丞相捐了那麼多,啓王用寶貝抵銀子也不少,他捐一點,太后肯定不放過他。
左思右想,姜太師趁着太后沒有在現場,用一座四進的宅子抵押。
柳芸發現問題,立刻讓管理戶籍的官員過去現場辦公,將紅契直接換了主人。
然後,爲了噁心姜太師,還安排了最新的時疫者住了進去。
姜太師眼前一黑,氣得出氣多,進氣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