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太后只想咸鱼》(601-700)

小說目錄

第646章 捨己爲雲昭
  “我這一對八,需要的人手可不少。”
  “他們一定會賭我無人可用。”
  出了皇宮,柳芸連哀家都不想用了,有個那樣的先皇,她一點都不覺得哀。
  沒讓柳芸等多久,八大家等不到皇宮的消息,必須得自己求變。
  果然,他們放棄鹽市,轉攻起了糧食,油,布匹等等日常必需品。
  而他們會使用的手段,無一例外都是漲價,漲到普通人買不起,想以此來激起民怨。
  沒辦法,他們又沒有提前佈局,根本無法使用降價促銷的手段去佔領市場。
  不僅虧不起,而且,時間一長肯定自己先斷貨,那就是降了個寂寞。
  然而,每次他們剛漲價,朝廷就會有相應的東西降價,並且大量出貨。
  比如,糧食。
  不僅大米會比以前便宜,還會出一些新品種的產量高的糧食,比如玉米,土豆等等。
  朝廷甚至放出話來,明年開春還會提供種子,讓雲昭的百姓自己種。
  又比如油,除了雲昭慣有的大豆油,花生油什麼的,多了產量更高的菜籽油,油價也同樣降了不少。
  一次兩次,八大家的手段還能有點效果。
  次數多了,雲昭百姓反而很幸福的盼着八大家出手了。
  因爲八大家每次出手,都代表着有東西會降價,讓更多的人消費得起。
  雲昭百姓的日子就變得越來越好。
  而隨着八大家這一番折騰,暴露出來的產業和店鋪越來越多,雲昭人才驚覺八大家到底把持了多少資源。
  唾棄,謾罵,鄙視……更多的朝八大家湧去。
  在一些有心人的宣傳下,他們終於明白朝廷爲什麼要對付八大家了,朝廷只能用僅剩的資源去發展雲昭,養活黎民,這不難嗎?
  怪不得國庫總是空虛。
  敢情好東西都進了八大家的口袋。
  明白前因後果,更多的人自發的不去八大家鋪子消費。
  八大家的產業不得不承受着一次次的打擊。
  雄厚的家產持續縮水。
  就連許多被八大家煽動的商戶,想要跟在後面撿便宜,也被劃爲八大家一黨,流動銀子堪憂,生意凋零。
  這樣,那些無力維持的鋪子就只能賣出去套現,連八大家都沒辦法挽救,何況是想撿便宜的商戶。
  這些鋪子都過了明路,即便換了生意也不好做。
  甚至,換了東家後,短時間內也別想生意好做,不過,可以先放一放。
  有人跟着八大家撿便宜,自然也有人跟着朝廷喝湯。
  這種時候盤下來的鋪子可便宜得不行,不差那點時間。
  朝廷和八大家打商業戰,對其他的旁觀黨可是一次機遇。
  就看能不能選對陣營了。
  八大家也沒辦法,樹倒猢猻散,他們還沒倒呢,一些依附的家族和血脈關係稀薄的旁支就人心浮動,開始自謀出路了。
  哪裏還有心思撐着這些產業?
  沒有直接賣掉,那都是因爲紅契不在他們手裏,而在本家。
  八大家的人在減少,自然也就沒精力管更多的鋪子。
  而且,因爲收購鹽和其他低價的物品,他們也需要回收一部分銀子,鋪子不賣又能怎樣?
  這樣子,雲昭的商業看起來一片混亂,實際上,越來越多的市場都成功落入朝廷的手中。
  柳芸趁機讓各行各業都鋪展開來,踩着八大家快速興盛起來。
  若是平常這麼發展,沒個幾年是很難的。
  畢竟消費者都有一定的定式思維,而且,直接降價太多,說不定會讓雲昭的經濟崩潰。
  一切都只能慢慢來。
  但是,這麼跟八大家打起來就不一樣了。
  在交手中不斷替換,八大家用他們的名譽刺激着民衆快速改變消費觀念,接受新鮮事物。
  真是捨己爲雲昭,令人感動啊!
  所以,等八大家反應過來,才發現戰鬥雖然兇猛,始終在經濟崩潰的邊緣徘徊,可從頭到尾並沒有崩塌。
  而朝廷從他們手裏搶走的資源高達六七成。
  除了一些固定的礦產和宅子,商業這一塊,八大家幾乎一敗塗地。
  如果一開始還能你來我往,交手幾招,那隨着此消彼長的實力,後來都不是八大家發起商戰了,是朝廷不放過他們,逼着八大家應戰。
  八大家想潛水也不可能,鋪子什麼的該爆就爆,生意該搶就搶。
  不到兩個月,雲昭的商業經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八大家後繼無力,原本累贅的家族極速縮水。
  家裏供奉的大儒和名家也紛紛失望的離開。
  這裏,不再是讀書人的聖地了。
  八大家也沒有他們嚮往的,讀不完的書了,哪裏還呆得下去?
  最重要的是,八大家也開始改變毫無節制給別人花銀子的觀念了。
  外姓供奉也就不再有以前的優待,離開是遲早的事。
  別說外人了,就是八大家自己都覺得敗得莫名其妙。
  朝廷怎麼會有無窮無盡的便宜東西來打壓他們?
  這些東西到底是哪裏冒出來的?
  八大家怎麼也想不到他們會被這樣子打敗,太不講道理了。
  這種方式看起來簡單粗暴,卻幾乎不可能辦到。
  再回首,柳芸這一套幾乎是不可複製的。
  不僅八大家懵逼,皇帝也懵逼。
  說好的大山呢?
  說好的不可撼動呢?
  未免也太不真實了。
  就說皇帝挺渣的吧,收了八大家的嫡女,也就最初一個月新鮮。
  畢竟是祖祖輩輩都娶不到的八姓女,不僅新鮮,還特別有成就感。
  一個月,八個女人,就是皇帝一夜御幾女,也輪不到幾天。
  皇帝就覺得所謂的八姓女也沒什麼特別的,反而因爲讀書太多,看着知性,行周公之禮時也不太放得開,挺無趣的。
  八姓女從小到大的教育裏,就沒有特意討好男人這一項。
  畢竟以前的八姓女名聲好,幾乎都是高高在上的,管家的水準一流,卻幾乎不會討好男人,並且一直認爲那是妾室纔會做的事。
  在這之前,身爲八姓嫡女,她們也從未想過會給人做妾,而且,還共伺一夫。
  雖然八人爲了家族妥協了,可依舊放不下八姓女的驕傲,畢竟,那是十多年來刻入骨子裏的東西,怎麼可能說丟棄就丟棄?
  皇帝最開始還較有興趣的看着她們掙扎,一邊嫌棄他,又一邊不得不委身於他的矛盾感。
  多來幾次,皇帝就覺得索然無味了,他見識了太多這種小意討好,而且,她們跟一般的大家閨女也沒什麼兩樣。
  一個模子造出來的,也沒比其他女人多塊肉。
  於是乎,皇帝就想方設法折騰,原本後宮嬪妃也不至於這麼不給面子,一晚上同時叫幾個人伺候,那是極盡的侮辱。
  嬪妃的身份再低,也是朝廷官員,多少得給點面子。
  而且,這麼把妃子當青樓女支子玩,皇帝面上也沒光。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