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太后只想咸鱼》(601-700)

小說目錄

第626章 雲昭還不是軟柿子啊
  林子凡一路快馬加鞭,堪堪趕到邊關。
  而邊關的將領帶着兵死守天臨關外,雲昭鎮守的城市。
  因爲邊關的兵馬派系分割,並不統一,沒人能一起指揮,所以,經過大半個月的抵抗,死傷無數,情況危急。
  林子凡到來時,大臨的軍隊正在進行新一輪的進攻。
  雲昭兵馬的士氣低落到了極點。
  林子凡下馬還沒來得及喘口氣,就接過指揮權,上城垛直面大臨的二十萬大軍。
  邊關的軍隊肯定不像之前的帝京駐軍那般膿包,對於朝廷派下來的年輕將軍肯定不服。
  只不過大敵當前,沒有第一時間鬧起來。
  林子凡爲了收買人心,親自帶着人出城去跟大臨皇朝的先鋒軍殺了幾回合,將叫囂的敵人打得後退十里才作罷。
  邊關的將領雖然明知道林子凡此舉的用意,但也不得不心生佩服。
  當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啊!
  他們抵抗大臨軍隊大半月,輸多勝少,節節敗退,以至於已經兵臨城下。
  領導層保守抵抗,拖了五日沒有出城應戰,士氣被打擊到谷底。
  每天被人在城下罵成孫子,一個個心裏都憋着氣呢!
  林子凡一來就表現出曉勇的一面,浴血奮戰後凱旋而歸,邊關的將士們自然會給好臉色。
  再加上林子凡帶去了不少軍餉和物資,邊關的兵馬至少有一大半都偏向他了。
  還有柳芸事先派去潛伏的人幫忙,加上假啓王提供的一些啓王一系官員的名單,一頓甜棗加大棒,趕緊利落的拉攏就拉攏,除掉的除掉。
  不過兩日,林子凡用最短的時間將分割成幾派的兵馬收攏,盡數掌握在手。
  敵方大軍就駐紮在城外十多里外,根本沒時間給他慢慢收服,裏應外合,能用武力解決的就別瞎比比。
  林子凡覺得太后說得對,情況已經這般危機了,哪裏用得着文官拖拖拉拉的那一套。
  誰的拳頭硬誰做主。
  林子凡謹記太后的吩咐,還不到跟大臨拼命的時候。
  只要大臨不出兵攻打過來,雲昭就守着城牆抓緊時間休養生息。
  他也儘可能的整合兵馬,暴力壓下所有反對派系,快速操練着軍隊。
  倒不是雲昭認慫,而是,現在急的是大臨。
  大臨爲何能在短時間內就集齊二十萬兵馬在邊關搞事兒?
  還不是皇朝內糧食非常緊張,大部分走投無路的壯年都只能投軍,好歹能混口飯喫。
  大臨掌權者的壓力大得很,雲昭完全可以坐看對方如何出招。
  當然,最重要的是,太后的白袍軍還沒有完全練成啊!
  招募十萬人,必然不可能一夜之間就湊夠數。
  不僅要避開皇帝和大臣的耳目,還要避讓着八大家的勢力。
  十萬不是小數目,速度顯然沒那麼快,而且,每一個白袍軍的將士都要訓練六個月,然後整體軍隊還得磨合,所以,很需要時間。
  時間爬到八月,早已經入秋。
  大臨應該會發動一次大規模的進攻,然後拒絕在冬天出戰。
  就算兩國接壤的地方沒有很厚的強降雪,可冬季作戰也會遇見很多的問題。
  “主子,大臨的勢力雖然還在發展,不算特別強,不過也通過鴻雁樓傳遞回來一些關鍵消息。”
  紅葉拿着信息說道:“大臨不只出兵雲昭,還同時出兵了永耀和另外一個毗鄰皇朝天慶。”
  柳芸挑眉:“到處搞事兒?大臨就不怕被集體針對嗎?”
  “哦,這是在試探誰纔是軟柿子嗎?”
  紅葉笑了笑:“主子猜得不錯。”
  “這些年六國和平,其實不僅僅是雲昭的武將被養廢了。”
  “其他國家也差不多。”
  “唯一在發展的只有永耀,可永耀夾在五國中間,資源又有限,悄悄摸摸的發展也有限。”
  柳芸嗤笑:“這麼說,雲昭在大臨眼中,也並非軟柿子?”
  大臨的二十萬大軍根本沒有不要命的攻擊,甚至在林子凡過去後打了幾場就不約而同歇下來了。
  不慌不忙的樣子,看起來也沒那麼缺糧食。
  她還納悶呢,不是糧食危機嗎?
  原來,是找到了更好欺負的軟柿子。
  紅葉:“是的,相比之下,大臨另外一邊的天慶皇朝更慘一些。”
  “因爲沒有準備,反應不急,加上皇子奪嫡正是最激烈的時候,所以,被大臨的突襲直下好幾城。”
  “不過,大臨的兵馬也沒有佔領城池,甚至都沒有多殺老百姓,只是搶劫一空又退回了邊關。”
  “面對永耀也是,永耀邊境的兵馬實力不弱,但是永耀皇帝有聖旨,主動支援了大臨一批物資,暫時保證了和平。”
  柳芸:“……”
  瑪德,永耀皇帝不講武德。
  大家都在對敵,永耀憑什麼投敵談和?
  仔細一想,柳芸其實也知道,無非是永耀皇帝在等永耀國師的行動,不想節外生枝。
  知道大臨想要糧食,主動給與能換取暫時的和平。
  這都快一年了,永耀皇帝居然還在等?
  爲此還願意喫虧拖時間?
  還真是有毅力啊!
  就不怕到頭來,竹籃打水一場空嗎?
  不過,想想沒有她的世界,永耀王朝那驚人的收穫,足以讓他們站到世界之巔,似乎也不難理解了。
  永耀皇帝又不知道他原本的計劃被她無意給破壞殆盡。
  “所以,天慶成了那隻肥羊,雲昭外面的二十萬大軍,只是來看着防備雲昭的?”柳芸無語。
  當然,有便宜不佔是王八。
  如果雲昭這邊有機可乘,相信大臨皇朝是不會客氣的。
  大臨也不怕會被羣起而攻之,他們沒有霸佔地盤,沒有亂殺無辜,就是爲了給自己留條後路。
  反擊吧,理由也不算特別充分,最重要的是,武力值不算夠。
  和平了二十年,誰都不想興戰。
  不打吧,這個虧就得自己吞了,可把天慶皇朝氣了個半死。
  然而,天慶皇朝的老皇帝已經行將就木,隨時都可能駕崩。
  幾位皇子奪嫡打得頭破血流,就差明殺了。
  否則,武將再廢,也不至於被大臨皇朝趁虛而入,鑽這麼大的空子。
  可他們騰不出手來應付,只能任由大臨皇朝猶如強盜,搶劫完畢又揚長而去。
  整個天慶皇朝,因爲大臨的天災而損失慘重。
  知道這個消息,雲昭的小皇帝樂不可支,心情特好。
  原本因爲喫撐了,有五日沒進後宮的皇帝又再次踏足,重新開始寵幸妃子。
  中秋那日,小皇帝舉行了瓊林宴,好好招待了今科的兩榜進士。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