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太后只想咸鱼》(801-900)

小說目錄

第845章 稅改和土地
  文武百官其實還被取消人頭稅的事情震驚得回不過神來。
  再有柳芸的威懾,他們都快習慣太皇太后說什麼就是什麼了。
  連先皇嬪妃都能放歸家,還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最重要的是,他們拿什麼說服太皇太后?
  雖然都接到了戶部侍郎的求救眼神,可一時半會兒也不知道該如何做這個出頭鳥。
  不等他們有所行動,柳芸又開口了:“雖說官字下面兩張口,可上朝好歹帶點耳朵。”
  “哀家只是說取消秀才的免稅制度,你們是秀才嗎?在場的難道都是秀才?”
  她告誡自己,不能冒進。
  瞅瞅,這話還沒說完呢就跳出來了。
  百官:“……”
  這閱讀理解他們是拍馬都趕不上。
  朱慶深深的看了剛纔說話,現在呆傻的戶部侍郎一眼:“太皇太后仁德,想要輕稅薄賦,這是百姓之福,萬民之幸啊!”
  百官腦子懵懵的,突然就跟着其他人一起高呼萬歲千歲的,口號永遠那麼整齊。
  稍微冷靜下來都忍不住出了一身冷汗。
  太傅,丞相,御史大夫,加上六部尚書都是太皇太后的人,等於高層已經一把抓了,他們下面的人還能怎麼掙扎?
  不過,原來不是要取消他們的免稅資格啊,那沒事兒了。
  沈丞相特別興奮:“太皇太后取消了人頭稅,打算如何收取田賦?”
  “雲昭內部剛剛結束戰亂,百廢待興,國庫若是沒有收入,萬一再遇上天災,就怕重蹈覆轍,成爲負擔啊!”
  這是目前最直觀的問題。
  若是能解決這些,百官又有什麼理由反駁?
  柳芸:“第一年五稅一,第二年十稅一,第三年十五稅一,三年之後再看情況調整。”
  “若遇天災,再行商議。”
  沒辦法,以前的苛捐雜稅太多了,若是一下子放太鬆,也怕有些人飄了。
  當然,最重要的是,暫時不算八大家手裏得來的田地。
  雲昭大部分土地都在士大夫和貴族手裏。
  她還需要時間才能讓他們將土地給交出來。
  一下子減稅太多,肥的還不是這些人。
  先來個三年計劃,等賦稅徹底降低時,這個問題應該解決了,真正得到實惠的纔是老百姓。
  文武百官紛紛倒吸了一口涼氣。
  都是當官的,對於雲昭的歷史很清楚。
  五稅一還曾有過,十稅一乃至十五稅一,前所未有好嗎?
  不少人震驚過後,又有些驚喜。
  這些人雖然是進士,是高官,可名下也不是所有土地都能免稅的。
  幾乎每個人擁有的土地數量都超過了免稅額度,多出來的部分按照正常流程也是要三稅一的。
  田賦若是降低了,自然代表他們收入提高了,這是好事兒啊!
  一時之間,衆人又捧着柳芸,說太皇太后英明。
  柳芸眼底閃過一抹冷光,嘴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現在挺高興的啊,呵呵,她看起來像是那麼善良的人麼?
  既然已經決定改革賦稅,就不是說說而已。
  輕稅薄賦的前幾年肯定是難的,她現在倒是不缺銀子。
  可不能一味得降低稅收,用家底去撐。
  這樣的朝廷稅制肯定不健康,將來她想脫手的時候,整體都得崩。
  所以,她要改革稅制,但是也要建立一個健康的稅制。
  讓國庫能夠通過稅收正常的填滿。
  沈丞相一陣激動,沒想到太皇太后的魄力這麼大:“這麼說,人口普查是爲了好好收稅?”
  柳芸點頭:“自然如此,在普查之前讓各地官府努力宣傳。”
  “所有人現在配合普查,辦理戶籍,就可以免除人頭稅了。”
  “到時候查到家裏沒有戶籍者,人頭稅翻倍。”
  “另外,到時候服徭役也按照戶籍來,沒有及時辦理者,強制成爲軍戶。”
  所謂軍戶,可不是軍官。
  入了軍戶,世代爲兵,生下來的子子輩輩強制入伍,社會地位比較低下。
  到時候想脫籍就難了。
  衆官眼皮子狂跳,其他的都不用提了,就這兩條便足夠老百姓踊躍配合普查,更換木牌戶籍。
  沈丞相覺得這也不錯,有了迫切感,戶籍的事情才能落實得快。
  “太皇太后,那八大家充公的田地要如何處理?”
  八大家佔了那麼多資源,田地可是一筆驚人的數字。
  若是不好好處理,肯定會很快落入官吏鄉紳手中。
  何況,那麼大片的土地總不能荒廢着不讓人耕種吧!
  柳芸點頭:“隨着人口普查,讓老百姓自己領土地耕種。”
  “這些土地,第一年以軍屯的分成交稅。”
  “第二年,以商屯得分成上繳。”
  “第三年,以民屯的分成上繳。從第四年起,土地歸個人,可辦理田契,跟隨朝廷的田賦即可。”
  她等於是將很多土地制度給混雜在一起了。
  沒辦法,一步到位不了,不然,這金鑾殿的人就要先炸鍋。
  溫水煮青蛙,一步步來好了,這個她最擅長。
  八大家擁有的土地實在太多了,全部用來軍屯肯定不合適。
  她沒那麼多人去種地,軍隊也用不着那麼多土地。
  全部佔用了,留給老百姓的土地依舊很少,降低賦稅的意義也就不大了。
  或許能讓老百姓好過一些,可大多數老百姓手裏沒有地,也起不到大作用。
  只不過,太容易得到也要滋生很多問題。
  所以,柳芸這個辦法,就是讓老百姓出不起銀子,但是可以用勞動力換取土地。
  軍屯給種地人的分成肯定非常低,算下來可能比三稅一加人頭稅還要多一點。
  但是商屯的分成就高一些了,可能就比四稅一。
  最後的民屯,因爲沒有了人頭稅,會有八稅一的樣子。
  但是三年之後,土地就是他們自己的了,八大家手裏的田地可有許多良田呢!
  一來,因爲稅改需要時間。
  二來,雲昭未來三年可能會有比較廣泛的戰事,需要很多的軍糧儲備,這些土地稍微過渡一下也好。
  當然,獲得土地的人不是被天降餡兒餅砸了,自然就會更加穩重,更加珍惜。
  同時,杜絕某些人直接用銀子買賣,儘可能的將田地分到老百姓手中。
  某些人想要土地,先交幾年糧。
  等他們快得到土地時,柳芸相信她已經稅改完畢了。
  某些人想手握很多田地等着撈油水?那是不可能的。
  別到時候賠了夫人又折兵,出了銀子,土地也撈不着。
  反正,柳芸不會同情他們的。
  被證明可行性的攤丁入畝制度,她遲早要完全實施下去。
  柳芸內心如此打算,冷眼看着沒有覺得觸犯利益的文武百官在興高采烈的議論紛紛。
  都覺得這樣的好政策,老百姓怕是要樂瘋了。
  當然還有一些有針對性的細節,柳芸也不急,等這些人樂完了再商量。
  【今天加不更一起了啊,大噶晚安~!】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