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小說目錄
第822章 何爲安邦
他們已經積蓄了全身力氣,等着對付太后。
結果飄來一團棉花,別說着力了,連下手的地方都沒找到。
內心的難受簡直快將人撐爆了。
柳芸完全不在乎,雲淡風輕的說道:“居然是開國祖皇親封的,歷史已經如此悠久。”
“哀家居然不知道,豈是孤陋寡聞能形容的。”
“不過,不知這安邦侯在何處任職,做出了什麼功績?”
“說出來,也好教哀家開開眼界,對了,以前這朝堂之上……有安邦侯嗎?”
之前小皇帝登基,原主也垂簾聽政了幾年的,這些人可一次沒出現。
雲氏宗親噎着,這話可就萬分戳心了。
他們傳承這麼多年,太后居然不知道,豈不是顯得他們很弱,很無名?
而且,問什麼職位,什麼功績,不就是在打他們臉嗎?
他們倒是想擔任職位,想要立功,可歷屆皇帝有給他們機會嗎?
而且,這話聽起來就是他們什麼都沒有,又有什麼資格站在金鑾殿上大放厥詞?
安邦侯頓覺臊得慌,他們最不堪的地方就這麼被太后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太后娘娘,這些都不重要,身爲皇室宗親,我們只是關心雲氏一族的傳承。”
“特意過來商討新皇登基之事的。”
“還請太后認真對待,不可兒戲。”
柳芸挑眉:“笑話,你們的身份來歷資歷……怎麼就不重要了?”
“這種事情都能隨便揭過,不重要的話,豈不是阿貓阿狗,隨便什麼人都能站在金鑾殿上對雲氏的江山指手畫腳,大放厥詞?”
“新皇登基,也是什麼人都敢插手討論的?”
雲氏宗親:“……”
太后突然這麼犀利,很符合傳言,果然之前都是故意晃點他們的嗎?
讓人真的好不習慣。
族長臉色特青,就差指着他們鼻子罵他們鹹喫蘿蔔淡操心了。
族長要要切齒:“太后娘娘,本侯爺是皇室宗親,新皇登基是天下事,也是族中事,我們有義務和責任監管新皇的登基。”
“還請太后慎言,當年女皇的登基,也是開國祖皇默許了我們參與。”
言下之意,太后娘娘連雲都不姓,其實比他們更加沒有資格坐在上面。
柳芸冷笑一聲:“呵呵,不知雲氏法典或者宗族族規裏有哪一條規定新皇繼位必須要你們雲氏宗親參加的?”
“安邦侯,安邦侯……你們既沒有任職,又沒有什麼功績,憑什麼被封爲安邦侯,你們心裏沒點數嗎?”
堂堂皇室宗親,就算沒有食邑也沒有封王,甚至連個國公爺都沒撈着,僅僅只是一個侯爺,裏面沒點貓膩誰信呢?
顯然開國皇帝並不怎麼待見宗族啊!
有不少信息表明,當年開國皇帝順應天下大勢而起兵,族內根本沒多少支持他的,反而害怕連累,拖了不少後腿。
連除族的威脅都說過好多次,只是最後沒有真正的施行。
最後開國皇帝成功龍袍加身,又舔着臉湊上來了。
堂堂皇室宗親混成這樣,可被天下人笑話不已,根本就不是什麼祕密。
所以,後來皇帝成功開宗立祠,另立族譜,纔沒有人說開國皇帝什麼不好。
何況,開國皇帝不還賞賜了族田,封了安邦侯嗎?
那陣子皇室宗親可沒少蹦躂,安邦這個封號分明帶着極重的諷刺意義,只要他們安分了,就安邦了。
所以,雲氏宗親一直沒什麼存在感。
而皇帝這一支另外有宗祠族譜,哪怕是分封出去的王爺,也跟宗親關係不大。
血脈不稀薄才奇怪了。
這些人竟然有臉來插手立新皇的大事,柳芸查明資料後都挺震驚的。
因此,柳芸每次說起安邦兩個字都非常用力,讓一行五人臉色猶如調色盤,各種顏色都有了。
族長:“我們沒資格,難道太后就有資格了嗎?”
“後宮不得干政,太后娘娘這麼阻攔我們,莫不是有什麼大逆不道的想法?”
“否則,我們前來商討,不是天經地義,正常流程嗎?”
刑部尚書冷笑一聲:“太后娘娘所言極是,你們何爲安邦侯,難道心裏沒點數?”
“後宮不得干政那也要看什麼情況。”
“不是拿着這麼一句話就當聖典去要求別人。”
“太后娘娘垂簾聽政,自然是爲了國家安穩,這又不是第一次了,不僅有經驗,而且一事不煩二主,你們來商討什麼?”
朱慶捏了捏鬍鬚:“樂大人所言極是,何況,先皇彌留之際,留下了遺詔,我等不少官員都聽見先皇親口說明將皇位傳給五皇子。”
“怎麼到安邦侯等人耳裏,這些都不作數了麼?”
果然,主子延長皇帝的死亡時間是正確的。
即便佈置得精妙也少不了搞事兒的人,若是沒有未雨綢繆,只怕更加焦頭爛額。
哪能這般穩如山嶽,勝券在握?
族長挑眉:“遺詔?先皇留下了遺詔嗎?”
柳芸嗤笑:“若不是安邦侯一來就着急說話,屢次打斷哀家的正事,傳位聖旨早就公告天下了。”
說罷,示意魏嶽打開用祕法封存得聖旨。
打開之前,讓文武百官傳閱一遍,以確認封存的聖旨並未打開過。
特別到雲氏宗親面前,魏嶽還讓他們多看了一會兒:“安邦侯爺,可看清楚了?”
輩分最大的老頭子一輩子被人尊敬,捧着,今天被嗆了這麼多回早就忍不住了,立刻面帶薄怒:“你這閹……”
族長立刻伸手一攔:“叔父,這裏可是金鑾殿。”
隨即面上帶着笑:“魏公公,這麼多雙眼睛盯着,自然是沒問題的。”
魏嶽笑看那叔公一眼,拿着聖旨回到了龍椅之前。
當着大家的面打開:“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偶感生命垂危,擔憂社稷之未來……今,傳位於五皇子云煥,望衆卿……”
洋洋灑灑的說了一大堆,也不知道皇帝當時是怎麼想的。
總之,招魂回來就那麼點時間,傳位聖旨肯定是要弄清楚的。
只不過,那時候皇帝已經很難控制身體了,這傳位詔書自然不是皇帝親筆所寫。
柳芸估摸着雲氏宗親或許會從這方面下手。
果不其然,魏嶽辛苦的將聖旨展示給大家看。
安邦侯就迫不及待的發難了:“太后娘娘,各位大人,這似乎並非皇上的親筆。”
“傳位詔書這麼重要的事,皇上怎麼放心讓別人代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