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小說目錄
第523章 終於可以鹹魚了
不得不說,姜貴妃這事兒,不說其他后妃。
就是柳芸也多了一絲兔死狐悲的感覺。
當然,日子還是要過的,事情也得好好解決。
在柳芸看來,皇帝這事兒做得不乾不淨,也蠢死了,還不是得她來幫忙收拾爛攤子?
沒時間想太多,柳芸淡淡的問道:“青鸞宮現在是什麼情況?”
紅葉:“皇上昏迷之前就下令讓御林軍封鎖了,任何人不得進出。”
柳芸嘖了一聲:“皇帝現在在哪兒?”
紅葉:“龍騰宮。”
柳芸實在忍不住,嘲諷的笑了一聲:“那我們去看看吧!”
柳芸到養龍殿的時候,皇帝還躺在牀上,一臉虛弱的樣子,寢殿內溢滿了藥味兒。
柳芸嘴角抽了抽:“都已經做到這一步了,就趕緊讓錦衣衛去太師府吧!”
“免得姜夫人和她孃家聽到消息,還得挖去一塊肉。”
皇帝神情訕訕的,所以,母后已經猜到了嗎?
“這個時機,能行嗎?”
柳芸無語:“怎麼不行了?你真當別人猜不出來啊,所以,你什麼時候派錦衣衛根本沒關係。”
“趕早,免得姜夫人將有些東西轉移了,這位可不是善茬。”
皇帝看了魏嶽一眼:“那就通知陸衝吧!”
魏嶽立刻出去傳令。
皇帝見母后盯着他,眼神怪怪的,忍不住臉頰一燙:“母后,兒臣做得不對嗎?”
柳芸:“……主要是時機不對。”
“姜太師昨兒個纔出殯,你今天就抄了姜家,滿朝文武這麼多人精,有幾個猜不到?”
“你太心急了,有些事情是需要鋪墊的,一上來就這麼猛,你就不在意你的名聲了嗎?”
小屁孩兒,還是太嫩了。
皇帝低頭,若有所思:“兒臣去安慰貴妃,貴妃因爲受了小產和父死的刺激,情緒不穩,錯手傷了朕,這樣的理由還不夠充分?”
柳芸笑了一聲:“充分,就是太充分了,旁人並沒有一個接受的過程,所以……無論什麼樣的理由,聽起來都像是強行解釋。”
“不管他們信不信,你想要的好名聲都會受損。”
如果是她來做,估計姜貴妃小產後就會開始佈局。
讓人知道她失去孩子有多麼的情緒不穩,會怎樣的經常失手做些什麼傷害的事。
等到今日才能順理成章的因爲太師之死而傷了皇帝纔不會違和。
有些事情的鋪墊,是極其需要時間的。
只可惜,她雖然不待見姜貴妃,也沒有想過要這般去算計,自然就沒針對佈局。
不僅僅是姜貴妃,後宮之中,她除了有出手保護幾個孕婦,其他的事她從來不參與。
到底是太后,又不是後宮爭寵的嬪妃,她何至於跟她們鬥?
有那時間用來鹹魚不香嗎?
皇帝略微慌亂:“母后,這……兒臣還需要做些什麼嗎?”
柳芸掃了他一眼:“你都中毒了,還能做什麼?”
“事已至此,後悔也無用,所幸姜太師乾的事兒太多了,你就算會受到一點影響,也可以用其他東西彌補。”
“姜貴妃那邊,你是怎麼想的?”
皇帝:“剝奪封號和身份,貶爲庶民,打入冷宮。”
柳芸:“……”
殺人不過頭點地,皇帝這一招更狠。
皇帝想得好,他仁慈一點,給姜貴妃留一條命。
他卻不知道去冷宮的女人,都會怎樣倍受折磨而死。
實在不知道說什麼好,柳芸起身:“行吧,你若是想就趕緊做,別再拖了。”
“另外,讓帝京日報數一數姜太師的幾宗罪,別讓大家總注意到你對姜家做了什麼。”
這些都是事實,將事實攤開,才能讓老百姓知道姜家是罪有應得。
就像姜貴妃,無論什麼樣的下場,不值得同情。
最初進宮的女人,這些年沒了一半,從來都不少姜貴妃那份手筆的。
即便是原主的死,姜貴妃也有摻和。
十處打鑼,九處有她,這女人倒也一點不無辜。
後宮的妃嬪,真正無辜的未必走得遠。
原本所有人都還在忙活災後事宜,姜家這種事也就隨口多一件八卦。
哪怕很多人都猜到皇帝是故意對付姜家,在姜家所幹過的事兒出來後,大部分人也覺得大快人心。
只有小部分理智的覺得小皇帝不是善茬。
當然,不是完全的貶義,一國之君若是沒點手段,這也沒法管理國家。
倒是文武百官更加老實了,生怕自己就是下一個太師府。
在姜家被抄的財產直接歸入國庫後,所有人內心的一點芥蒂也終於消散。
皇帝還是很爲國爲民的。
只不過,姜貴妃出乎意料的烈性,接到皇帝的聖旨後,直接用那把帶毒的剪刀自刎了。
死也不願意去冷宮受那份罪。
一時之間,後宮的女人都安分守己起來。
與此同時,關於七王的各種八卦在有心人故意的煽風點火中越演越烈。
最後也上升到全民罵七王害蟲蛀蟲的地步。
最終判決七王也集體被拉到午門斬首,這纔將造反的事情畫下句號。
柳芸可不興流放的,生命不息,搞事兒不止,她可不信七王真的能耐得住寂寞。
還是殺了更加讓人放心。
隨即,柳芸終於發現自己無事可做了,她終於可以鹹魚了。
整天將貴妃椅搬到院子裏,喫着水果,曬着太陽,看着話本,聽聽八卦,日子總算如願以償的愜意起來。
朝堂之上,皇帝任命了諸葛明爲新的太師,諸葛慶爲新的戶部尚書。
不過,諸葛慶改名了,成了朱慶,免得大家把他跟諸葛太師聯繫起來,形成新的派系就不好了。
然而,兩人空降大官,到底是需要時間才能徹底融入官場。
所幸,假啓王已經逐漸將啓王的勢力交還給皇帝。
沈丞相也乖乖的放權,加上諸葛明和朱慶的輔助,皇權集中得異常快速。
柳芸看見這麼順利,自然也不會想插手,讓小皇帝自己折騰去。
皇帝的明君志向鞭撻着他,倒是興致勃勃的,永不言累。
“皇上,賢王府的東西已經送進宮了,好東西真的比想象的多。”錦衣衛林陰彙報地說道。
皇帝頭也沒抬,看着手中的奏摺,眉頭微皺:“哦,想送去鳳翼宮,給母后看看。”
“等母后挑選了,再一分爲二,一部分送去龍騰宮,一部分入國庫。”
七王實在太富有了,見識多了,皇帝已經很淡定了。
賢王府這批寶貝是最後一批了,心裏自然不會再有波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