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第301章 變化這麼多
賢王臉色一僵,太后提及先皇,肯定是故意的。
曾經,他裝了那麼多年孫子,好不容易纔熬死先皇,經營到了今日,提先皇就等於提他最不堪的過去。
偏偏當着這麼多人的面,他只能誇,不能貶,賢王的心情猶如跌落深淵。
“太后娘娘謬讚了,承蒙先皇照顧……”賢王覺得牙疼:“封地能夠自負盈虧,而且,有專業人才,倒是能事半功倍。”
柳芸眼睛透着更多的羨慕:“這話倒是沒錯。”
“先皇對賢王這個皇弟,可比對新皇都好。”
“當初先皇也有遺旨,讓賢王配合三大輔臣輔佐皇帝,爲何賢王扶靈之後,既未請命,又未告知,悄無聲息就去了封地?”
她發現了賢王對先皇敷衍無比的兄弟情。
在賢王心裏,跟先皇想的完全不一樣。
甚至時隔多年再提及,也有種咬牙切齒的恨意。
先皇自以爲能夠交託性命,託付江山的兄弟情,就這?
哈哈,笑死她了。
若是先皇能在她面前,特麼的,她能嘲笑一輩子。
既然如此,她就不客氣了,打人專打臉,戳人專戳痛腳。
至於先皇的臉面是什麼?
新皇的臉都不要了,還在乎先皇的?
她巴不得先皇顏面掃地,讓人看清這丫的有多坑,免得天天被人吹噓英明神武,一代明君,聽得多了,她憋氣,還容易心肌梗塞。
於是,柳芸毫不避諱的將先皇遺命說出來,當面給賢王難堪,根本不在意會不會讓旁人看笑話。
笑就笑吧,先皇和賢王做得出來,還怕別人笑。
賢王顯然不能理解太后的破罐子破摔,這麼多年來,皇室祕辛之所以爲祕辛,最多就是八卦野史說一說,自然有自覺維護的信念。
平常人家都能家醜不外揚,何況是皇家?
太后身爲先皇的嬪妃,新皇的生母,最該維護皇室的聲望,爲啥會出了這麼一個百無禁忌的?
賢王覺得皇室出了太后這麼一個異數,雲氏的臉要丟盡了。
他永遠不會知道,在柳芸的心裏,皇室從來不是家。
而是個不得不接受的巨坑,要想跳出來,就得置之死地而後生,否則,照先皇這麼玩,大廈遲早要傾。
作爲一個母親,連兒子的綠帽都毫無顧忌的爆料得人盡皆知,區區賢王算老幾。
賢王懵逼了好一會兒,才舌頭打結的辯解:“微臣沒說嗎?”
“當時皇上懵懂,太后悲傷又忙碌,微臣惦記着封地的百姓,就跟三大輔臣商量好了,並且將雲昭託付給了他們,微臣才安心離開。”
“雖然不能明着輔佐皇上,暗中也盡心盡力啊!”
“微臣不敢有負先皇所託。”
之前他們花了大價錢跟三大輔臣談攏了合作,這會兒幫個忙,說兩句好話總行吧!
聞言,柳芸眼神一凝:“哦,這麼說,三位輔臣知道啊,姜太師,沈丞相,啓王……你們怎麼說?”
姜太師臉色一沉,不想理會太后,可拿人手軟,不得不幫腔兩句:“大概有這麼回事兒吧,不過時間太久了,微臣也記得不是那麼真切。”
之間結下的樑子還沒解呢,他知道太后想聽什麼,可就是不站她那一方。
他們是敵人,懂不懂?
柳芸嗤笑一聲,眼神微閃,看向了沈丞相。
王爺七人組找三大輔臣的事兒她“看”了個全程,但十人商量出來的事情,與其說是合作,不如說是七人組花錢買三大輔臣一個視而不見。
幾位王爺真是太有錢了,看得她羨慕的淚水從嘴角流了出來。
視而不見不代表就一定要幫忙,端看三大輔臣個人如何選擇。
感覺到太后的目光,沈丞相一震,站起來的同時聽到沈夫人飛速的說了一句:“好好說話,別學前一個。”
沈丞相神色一凝,深以爲然:“回太后娘娘,微臣沒有聽說過,並不知道這回事兒。”
衆人皆驚,沈丞相什麼時候說話這麼直接了?
說好的資深政客呢?
沒見姜太師都給自己留了一條後路麼?
回太后的話,不留後路要完啊!
沈丞相鄙視的看了看其他人,站在太后一方怎麼會完?
對着幹,後路上照樣有坑。
賢王震驚的看着沈丞相,之前收禮的時候可不是這種態度。
就算不幫忙,也不至於幫太后啊!
沈丞相看七王一眼,揚了揚下頜,意思很明顯。
之前的禮物是買他們的視而不見,跟這件事情可沒半個銅板的關係。
如果要幫忙跟太后作對,那肯定是另外的價錢。
這些人到底知不知道太后有多恐怖?
沒領悟太后那句話滿滿的威脅嗎?
姜太師已經回家榮養了自然無所謂,萬一他再記不真切,讓他也回家榮養了怎麼辦?
這樣的價錢,七王給得起嗎?
七王:“……”
這沈丞相到底是哪邊的?
柳芸眼神一閃,突然覺得沈丞相特別識相,想起那策反的任務,忍不住測了測這位的忠誠度。
沈鎮元(丞相)
雲昭忠誠度:99
皇室忠誠度:75
宿主忠誠度:80
眼睛睜大,柳芸內心震撼。
沒想到一段時間沒關注,沈丞相的數據竟然變化這麼多。
皇室忠誠度居然下降了,從82降到了75,對她的忠誠度卻從61升到了80。
這……這麼離譜的嗎?
所以,策反的任務或許沒有她想的那麼難?
或者說,錦鯉體質發生了作用,沈丞相自己把自己給攻略了一大半?
柳芸對自己挖坑的殺傷力一點數都沒有。
她以爲三大輔臣爲了自己的利益,必然會像打不死的小強,見了棺材都不一定會掉淚。
怎麼會這麼容易投敵呢?
感覺看不懂沈丞相這個人,柳芸帶着迷惑的看向啓王:“啓王以爲呢?”
姜太師和啓王的各項忠誠度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對她的忠誠度已經只剩個位數。
數據走向跟沈丞相完全不一樣。
啓王剛剛在柳芸這裏喫了癟,心裏滿滿都是怨氣。
壓根兒看不見沈丞相給他使的眼色,冷冷的說道:“微臣彷彿記得有這麼回事兒,微臣也給皇上說過,皇上年紀還小,不記得了吧!”
沈丞相嘆了一聲,坐下來跟沈夫人說道:“這人啊,想找死,救都救不來。”
沈夫人胡亂的點了點頭,一眨不眨的看着太后,好想知道啓王會如何自打臉。
突然被點名的皇帝怔住了,表情差點沒崩住。
他年紀小也十二歲了,記憶能不好?
啓王怕不是以爲他沒長腦子纔沒有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