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小說目錄
第300章 輕飄飄一句話
啓王呼吸一窒,敢情這事兒還沒翻篇呢?
人一激靈,福至心靈:“太后娘娘,那不是微臣的意思,是有人假傳微臣的命令,這才調動了軍隊。”
有人·孫文只覺背脊一涼,頭皮發麻。
捱了軍棍的背隱隱作疼,死死盯着親哥哥,生怕他又說出什麼話來,讓他遭殃。
連孫貴妃都不由得一陣緊張,目光不善的盯着啓王,很怕父親又要背鍋挨罰。
柳芸似笑非笑:“是嗎?啓王真的不知道長公主的私軍就在新渠縣?居然有這麼巧合的事?”
啓王冷汗淋漓:“確實巧合,微臣真的不知道,否則,豈能姑息?”
“微臣從未去過新渠縣,連縣城的城門朝什麼方向開的都不清楚。”
皇帝暗中冷笑,他現在已經不會再相信三大輔臣的鬼話了,越說越離譜。
柳芸嘖了一聲:“不是每個城池都有四道城門嗎?以新渠縣的規模,難道才一道城門不成?”
“看來,啓王連基本常識都不懂了,對新渠縣又如此陌生,如何能勝任調查的工作?”
啓王:“……”
他怕掉坑,所以多強調了一下,這是……形容過頭了?
柳芸嗤笑一聲,孫文和孫貴妃都禁不住抖了抖。
“啓王爲了雲昭的江山社稷,也要愛惜身體啊,皇帝最是心軟,豈能讓啓王帶着舊傷上陣?”
“何況,只是查探一番,何須啓王親自出馬?”
“啓王啊,凡事呢,總得給年輕人一些機會。”
“難道我雲昭泱泱大國,派個查探的人都得出動啓王嗎?”
啓王:“……”
有種他無法反駁的道理。
可他去不了,又怎麼收服那支兵?難道真的要給皇帝嗎?
皺了皺眉,啓王忍不住找小夥伴。
姜太師正襟危坐,努力證明自己不再管事兒,今天就是來喫大餐的。
沈丞相給自家夫人夾菜,彷彿一切都與他無關。
沈夫人看得興起,拉了拉沈丞相的衣角:“老爺,啓王在看你呢!”
沈丞相頭低得更厲害了:“讓他看吧,這事兒咱們別摻合。”
“太后和皇上早就不是以前那種軟柿子了,還學不乖呢!”
“當着這麼多人面就想摘桃子?誰幫他都得跟太后對上,爲夫沒本事虎口拔牙。”
沈夫人深以爲然:“說的是,太后比百花宴時有威勢多了,太厲害了。”
“一句話,就讓啓王把好多年輕人都給得罪了,印象直降。”
“怎麼就學不乖呢?”
沈丞相嗤之以鼻:“莽夫,前幾年太順利了,一直不願意清醒過來。”
“而且,之前的懲罰沒有落到他身上,他哪裏知道痛?”
沈夫人斜眼:“你的好女兒出事了,肚子裏的孩子不知道能不能保住,你就不擔心?”
沈丞相繼續夾菜:“她都進宮嫁人了,能生孩子做娘了,哪能事事要我這個爹操心?”
“夫人,這道豬肝不錯,喫菜喫菜,嚐嚐……”
沈夫人默默端起碗筷,喫了兩口才淡淡的說道:“你是讓我喫豬肝下火?還是喫豬肝明目?”
沈丞相結舌,汗如雨下。
啓王被秀瞎了眼,孤立無援有些恍惚,身子忍不住歪了歪。
皇帝連忙說道:“啓王累了就趕緊歇着吧,這事兒讓周塵走一趟就好。”
“如果長公主豢養私兵,朕也絕不姑息,來人啊,去長公主府看管起來,等事情有了結果,再做定奪。”
啓王回到座位,略微茫然,他怎麼就莫名其妙的失去了去新渠縣的資格?
柳芸垂眸,讓趴在腿上的雲向彤起來喫東西,有魚的菜來了,她喜歡。
三大輔臣,讓姜太師休養。
沈丞相的態度曖昧,左右搖擺不定,剩下一個啓王完全不夠看。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一個能打的都沒有了。
拿起筷子,剛喫了兩片滑嫩的魚,就見賢王突然起身,走到中間:“皇上,臣難得回京,這次除了賀禮,還攜帶了封地上的一些特色表演以供皇上取樂,大家就看個新鮮。”
皇帝挑眉,從頭到尾都表現得很穩重:“朕先謝過皇叔了,請吧!”
珍林殿分上下兩層,大約有七八個臺階的高度差。
上層就是皇帝太后,公主和後宮嬪妃,按照品級逐漸往後排。
下層便是王公貴族,文武百官,使團外賓等等,按照身份品級越靠近皇帝越尊貴。
而下層也分成左右方陣,劃道而坐,道的盡頭則是舞臺。
柳芸就在皇帝旁邊,視野自然是好的,一邊優雅的喫,一邊觀察着賢王所說的表演。
賢王的封地是南方最富饒的三個府郡城,所謂的表演也是舞蹈,帶着江南水鄉的軟糯柔美,給人一種極致的溫柔如水的氣息。
或許是被影視劇荼毒得太多,柳芸生怕這表演半途中突然就殺出幾個刺客來。
心驚膽戰的看了半天,倒是沒有意外,這纔想着賢王也不至於玩這種投鼠忌器的招數,不然後續怎麼接?
暗自鬆了口氣,柳芸偏頭想跟皇帝說點什麼,卻看到皇帝眼底隱藏的那絲癡迷和喜歡,虧得這陣子被帝師訓練得不露聲色,纔沒有像以前那樣逛青樓式的醜態畢露。
柳芸一驚,頓時醒悟,賢王給她玩了一招美人計啊!
貌似男人都拒絕不了這種溫柔,尤其皇帝還缺愛。
見皇帝抬起手,似乎有鼓掌的趨勢,柳芸突然開口:“還不錯,可憐南方洪災那般嚴重,不知賢王的封地可有被波及啊?”
洪災?皇帝腦子爲之一清,不着痕跡的將手放到了桌邊,若無其事的聽母后說話。
賢王皺了皺眉,起身答話:“回太后娘娘,自微臣去了封地,每年都有疏通河道,修建水利,倒是沒有造成災難。”
賢王和其他王爺對視了一眼,略微有些迷茫。
皇帝剛剛不是很喜歡嗎?爲何突然無感了?
太后剛纔那句話說了什麼特別的?
這些看不起小皇帝的人永遠不會明白,小皇帝擁有一顆成爲明君的赤子之心,所有的誘惑在國難面前,都不足以讓皇帝癡迷。
柳芸就太瞭解了,輕飄飄的提及南方洪災,皇帝瞬間將剛纔的溫柔美女忘在了腦後。
柳芸暗自嗤笑賢王等人想算計小皇帝,卻又不瞭解皇帝。
面上露出羨慕:“每年都疏通河道,修建水利?那得花好多銀子吧,看來,先皇對賢王還是瞭解的,至少封賞給賢王的三個府郡城就沒有遭遇洪災,也算是一件好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