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小說目錄
第275章 人貴在未雨綢繆
柳芸來了興趣,若有所思:“以那天晚上的爭鬥來看,必然不是三大輔臣啊!”
“也不是長公主,否則,這女人失蹤這麼久,他怎麼可能沒動靜?”
“辰陽郡主也不是,他有自己的人,那天行動的目的完全不同,他們和江子顯還交過手呢!”
“這麼一數,是帝京圈勢力的人可能性不是很大。”
“而且,他爲什麼最近纔有了行動呢?不早不晚的,有什麼特別的人來到帝京了?”
柳芸嗤笑:“他這麼一動,我倒是想明白了。”
“這位不是賢王的人,就是永耀王朝的人吧!”
“所以呢,屬於哪一方?”
紅葉睜大了眼睛:“這……真的能推論出來?”
“江子顯確實很謹慎,在見人之前來了好幾次試探。”
“我們的人也不是要抓現場,就一直沒有動。”
“直到昨天,江子顯纔去見了永耀王朝的六皇子。”
柳芸眯了眯眼:“所以,江子顯是永耀王朝的人?”
“那他就不是和黃妃青梅竹馬長大的江子顯吧!”
紅葉點頭:“大概是的,黃妃若是泉下有知,發現她因爲一個假的江子顯拖累了家族,會不會氣得活過來?”
柳芸想了想,搖了搖頭:“未必。”
“你怎麼知道黃妃喜歡的就真是青梅竹馬那個江子顯?而不是這個假的?”
“我一直覺得,以黃夫人的本事,教出來的女兒應該不至於犯這種錯誤。”
“如果她跟江子顯真的打小就有感情,或許一開始就不會進宮。”
“黃夫人心裏裝着那麼大的祕密,她對兒女是有虧欠的,未必會強迫女兒進宮爲妃。”
柳芸喝了口茶:“所以,黃妃和江子顯之間的感情,一定是進宮之後才發展出來的。”
“守着一個小皇帝,近兩年纔開始行周公之禮,黃妃會因爲江子顯特意進宮做侍衛來守護她而感動是正常的。”
“我們無法證明黃妃到底知不知道這個江子顯是假的。”
“但當初的江子顯一定故意接近黃妃,只不過,時間長了,兩人還有一個沒能生下來的孩子,可能也生出一定的感情。”
“否則,江子顯不會冒着暴露的風險去救黃家的孩子。”
看向紅葉,柳芸挑眉:“見了面,他們說了什麼?”
紅葉搖頭:“我們的人不敢靠得太近,六皇子身邊有高手,會被發現的。”
“不過,大抵就是表明了身份,一共也沒說兩句就趕緊分開了。”
柳芸嗤笑:“哦,六皇子的傷好了?”
“下次兩人再見面,記得提前通知我……”
正好,第一次先接頭,確定彼此的身份,那第二次應該會說重要事了吧!
說着,柳芸放出技能掃了掃永耀王朝住的宅院。
包括三公主龍芙在內,一個個表現得安安分分的,結果傷勢一好就開始搞事。
隨着皇帝的生辰越來越近,整個帝京越發熱鬧了。
加上帝京日報給皇帝刷了不少聲望,如今的帝京人民對皇帝的生辰都有種發自內心的喜悅和祝福。
柳芸卻不間斷的收到一些不好的消息,比如,賢王光明正大的回京賀壽了。
其他藩王竟然也親自進京了。
果然山雨欲來風滿樓。
柳芸看着孫貴妃紅光滿面的來彙報消息,這樣的精神狀態,還以爲她有了呢?
仔細瞧了瞧,又不太像啊!
“太后娘娘,這次萬壽節不僅有他國使團,還有各地藩王,是不是該好好操辦一番,讓這些人知道皇上的英明,雲昭的盛世?”
孫貴妃期待的看着太后,不過是來走個流程。
這樣的大事兒,就算太后不管事兒,也得親自來彙報一聲。
尤其,最近皇帝對太后越發看重,還來得勤快,豈能忽視得了。
而且,得了太后懿旨,她就能光明正大的插手姜貴妃和景賢妃的宮務,不說奪權,至少能插手了。
反正都是辦事兒,能插足別人的領域多香啊!
別的不說,稍微埋一兩個眼線,收買幾個人說不定就有大用。
人嘛,貴在未雨綢繆。
孫貴妃想得好,就完全沒考慮過太后會反對,畢竟衆所周知太后有多在意這個兒子,豈能放過這種風光的機會?
這還是皇帝親政後第一個生辰,辦得盛大才能增加帝王的威信啊!
誰知,柳芸皺了皺眉:“國庫有銀子了?內庫不窮了?”
“拿什麼大辦?”
孫貴妃震驚:“那……那……”
三大輔臣不是湊了五百萬?只給了災民一半啊,缺銀子辦個萬壽宴?
柳芸嗤笑:“南方的洪災到底是爆發了,因爲之前堵得厲害,便一發不可收拾,災情波及了好幾個府郡城。”
“雲昭的百姓有那麼多人受災,你卻要大辦皇帝生辰,難道不是要將皇帝架在火上烤嗎?你是何居心?”
是這個原因?
當然不全是,主要柳芸覺得皇帝生辰要出大事兒,儘量控制規模和範圍是很有必要的。
“朕也想知道,孫貴妃可有替朕考慮過嗎?”皇帝毫無徵兆的進殿,還把孫貴妃嚇了一跳。
孫貴妃連忙叩見:“臣妾見過皇上,臣妾絕無其他想法,只是想到這是皇上親政後的第一個生辰,理應熱鬧一些纔好。”
皇帝挑眉:“母后覺得呢?”
柳芸似笑非笑:“皇帝想怎麼辦就怎麼辦吧,救災銀是不能動用的,內務府的賬不知道能不能大辦?”
有了諸葛明細心的,系統性的教導,這段時間皇帝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化起來。
整個人深沉了許多,已經讓人看不清他的想法了。
所以說,這種教導也不知道是好是壞。
總覺得對她沒什麼好處。
皇帝:“母后說得對,南方的災情那麼嚴重,兒臣怎麼能安心辦生辰宴?”
“孫貴妃,一切從簡吧!”
“左右姜貴妃和景賢妃有了身孕,不能太過勞累,你一個人就別太複雜了。”
孫貴妃一噎,心情陰鬱。
知道懷孕不做事兒,爲何還不交權?
不是說有厲害的姑姑幫忙嗎?
怎麼就成她一個人的事兒了?
皇帝眯了眯眼:“內務府銀子不算多,還有一整年呢,孫貴妃看着辦。”
“而且,再過半個月就是母后的生辰了,那得好好辦一次。”
孫貴妃睜大了眼睛,啥意思?皇帝暗示銀子不夠,又讓她補貼嗎?
不是,她都出了銀子,爲何還不能照着她的想法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