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太后只想咸鱼》(201-300)

小說目錄

第276章 敢直接反嗎
  柳芸忍俊不禁,小皇帝真的長大了,都會給人挖坑了。
  雖然欺負後宮嬪妃沒什麼意思,主要她們本身處於弱勢,可真的成長了。
  “母后年年過生辰,都過了這麼多年,也不差今年。”
  “南方的災情來得不是時候,別浪費銀子了。”
  皇帝輕笑:“母后就是想得太多,當年母后的生辰也沒人會替你好好過。”
  “兒臣不懂事,讓母后操那麼多心,也沒替母后好好過一次。”
  “今年就讓兒臣儘儘孝道吧!”
  還跪在地上的孫貴妃一臉木然。
  瞧這母慈子孝的畫面,爲何要她來出銀子?
  皇帝剛纔那話不就是讓她一起把太后的壽辰也操心了?
  柳芸笑了:“孝道什麼時候盡都可以,你有這份心就足夠了。”
  “別在這風口浪尖上,而且,先過了萬壽宴再說吧!”
  現在還不知道會發生什麼,說不定到時候就沒心情過自己生辰了呢!
  皇帝聽話的點了點頭,看了孫貴妃一眼,黑眸中閃過一抹不喜:“宮務不是交給你們了嗎?這種事情還要來麻煩母后?”
  “若什麼都要母后來做主,你們不如將宮務還回鳳翼宮?”
  孫貴妃一個激靈:“臣妾知錯,臣妾這就去準備。”
  柳芸突然起身,走了過去,慈祥的將孫貴妃扶了起來,神色幽遠:“各地藩王和使團來了也沒什麼,照規矩不失禮就行。”
  “皇帝既然說一切從簡,就儘量簡單些吧,讓你受累了。”
  孫貴妃一臉受寵若驚:“臣妾不累不累,能替皇上辦事,臣妾特別歡喜,臣妾這就去準備,臣妾告退……”
  孫貴妃已經改走真實耿直人設了,發現自己再待下去沒什麼好處,自然趕着離開。
  而且,皇帝的話多少有些逐客令的味道,她再留下肯定招人嫌。
  之前算計得太多,皇帝明顯能看懂後宮的手段了,孫貴妃最近變得特別乖巧,不願意招惹皇帝不喜,她還想要孩子呢!
  柳芸目送孫貴妃離開,多少有點惋惜。
  做女人難,做後宮的女人更難。
  她說孫貴妃的氣色爲何那般好,剛剛不着痕跡的把過脈,確認服過藥了。
  是一種溫養子宮,提升女子元氣,讓身體變得易受孕的藥。
  然而,強行提升元氣,多少會折損壽數的。
  暫時不會有什麼不好的表現,看起來還會覺得身體極好,面色紅潤,容光煥發,整個人甚至都更美了一分,可一旦懷孕生子就會大量流失元氣。
  不知道給孫貴妃藥的人知不知道這後果?
  還是說一開始就打着去母留子的主意?
  孫貴妃特別想要一個孩子,但是絕對不會願意有孩子就不要命了。
  皇帝奇怪:“母后,這……”
  柳芸回身坐下:“就算你不能給孫貴妃一個孩子,也別對她太過冷漠,否則,啓王會放棄這顆棋子,另尋法子送人進後宮。”
  趁這機會給皇帝提個醒,免得這孩子還想不到。
  皇帝怔了怔,母后又看出來了啊!
  最近發生的事情讓他明白,權臣出身的后妃有孩子意味着什麼,所以,他已經不打算讓孫貴妃懷皇嗣了。
  而且,他就需要三家不平衡。
  柳芸語重心長:“明年就是選秀之年,到時候不知道會遇見一些什麼人,孫貴妃好歹擺在明面上,也算了解了,總比一個新人來得好。”
  而且,啓王重新送進來的人,或許不會明着貼啓王勢力的標籤,可不容易分辨。
  皇帝若有所思:“母后,不能取消選秀嗎?”
  “兒臣現在也有皇嗣了,其實用不着太多女人的。”
  柳芸笑了一聲,搖了搖頭:“文武百官不會同意的,不說親政,你登基以來就沒正兒八經選過秀,你把所有人謀求榮華富貴的路都給堵死了。”
  “以後只要你出宮,或者宮裏辦宴會,就有得你煩的。”
  既然不能正常途徑進宮了,那些人就會有千奇百怪的招。
  皇帝眉頭緊皺,全身都在抗拒。
  柳芸:“用不着因噎廢食,反正三大輔臣已經不能再送女兒進宮了。”
  “其他朝臣之女,若是進宮有了別的路子,看到了另外一條路的希望,說不定就不用依附三大輔臣了,無聲無息的離間計,皇帝不喜歡嗎?”
  女人得到了富貴寵愛,朝臣得到了權勢都是皇帝給的,自然而然不會全心全意貼着三大輔臣。
  皇帝眼睛微亮:“可之前的黃家和蕭家,爲何沒有成功離間?”
  柳芸:“那是皇帝才親政啊!”
  “何況,皇帝怎麼知道沒有離間成功?”
  黃家沒有暴露幕後的黃氏望族,就不是完全依附姜太師,更多的是合作關係。
  蕭家不一樣的是,他們是啓王的錢袋子,還有自己的底氣。
  可惜,皇帝不知道這些,只看到黃家和蕭家的背叛,抵消了所有。
  柳芸:“行了,選秀的事情還早呢,用不着這麼早操心。”
  “皇帝能夠因爲災情不願意大辦生辰,哀家很欣慰。”
  不得不說,小皇帝唯有一顆爲國爲民,成爲明君的心是真實的,一直未變。
  年輕人,總有一顆熱血,又嚮往未來的心。
  皇帝警醒:“母后,賢王和各地藩王竟然不約而同的無召進京了。”
  “雖然都打着爲兒臣賀壽的旗號,可兒臣擔心他們別有目的。”
  柳芸嗤笑:“目的要是這麼單純,何至於無召進京?再怎麼說也會提前上摺子,獲得皇帝同意才能順理成章吧!”
  “不過,來都來了,怕什麼?”
  “帝京是天子腳下,可不是他們的屬地。”
  “不必多想,不妨直接召人進宮就是。”
  “趁着萬壽節還沒開始,先探探底。”
  皇帝表情凝重的點了點頭:“老師也是這麼說的,兒臣準備試試。”
  柳芸伸手拍了拍皇帝的肩膀,從精神上鼓勵:“去吧,面見藩王,母后就不能隨意摻和了,會被他們抓住把柄。”
  “你多想想,多問問老師,想明白了就召他們進宮。”
  這是屬於小皇帝一個人的戰鬥,也該好好面對了。
  見皇帝一臉悲壯的離開,柳芸差點沒笑出聲來。
  說實話,她覺得還賴在帝京的永耀使團都比幾位藩王更加難對付。
  使團明顯要搞事兒的,還帶着任務的那種。
  幾位藩王敢無召進京,再好的理由也不能掩飾這一條罪名。
  皇帝從一開始就立於不敗之地。
  難不成幾位藩王敢直接反嗎?柳芸無比認真考慮着這個可能性。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