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小說目錄
第679章 賴得掉嗎
當然,永耀皇那瞬間確實氣得想殺人。
聽了龍煜和國師的交代,心裏對於雲昭太后的警惕確實提到了最高。
不過,他沒有全信。
在永耀皇看來,龍煜和國師爲了減輕罪孽,誇大了雲昭太后的厲害。
正好太后又要去六國盟會,啥都往雲昭太后身上推。
永耀皇不會明白柳芸給國師和龍煜的心理陰影到底有多大。
很多事情他們並不知道柳芸做了什麼,又怎麼做到的,只是直覺跟太后有關,說起來自然含含糊糊,讓永耀帝聽得莫名其妙。
一個女人而已,是不是把人說得太神話了?
永耀皇冷笑:“你們爲了免罰,還真是什麼都說得出來。”
“雲昭太后真要這麼厲害,還有別人什麼事兒?”
國師似乎緩過來了,很有求生欲的說道:“陛下,陵墓裏雖然不知道爲何沒有墨家傳承,可我們在裏面和無數機關對抗了一年有餘,憑藉這經驗也能復原一二。”
“否則,微臣也不敢回來覆命。”
“只要是精通機關術的,定然能得到啓發,突破現在的水平。”
永耀皇似笑非笑:“果然很廢物,你們也就這點能耐了。”
雖然對三人口中的雲昭太后警惕又不以爲然,可永耀皇還是心有芥蒂,想多問一些。
正在這時,貼身大太監躬身走了進來,恭敬的說道:“陛下,雲昭太后送來國書,預借道去天慶,得穿過永耀,希望陛下能同意。”
“而且,雲昭太后還詢問陛下,永耀王朝去參加六國盟會的人可啓程了,如果不介意,可以一同前往。”
永耀皇:“……”
這人就是禁不住唸叨。
龍煜眼神明明滅滅:“父皇,雲昭太后真的不好對付,不能讓她從永耀過。”
國師似乎想起當初在雲昭比試,被太后支配的恐懼:“陛下,這事兒確實需要慎重考慮,斷然不能輕鬆答應。”
永耀皇陰沉的看了看兩人,從太監手裏接過鎏金的摺子看了一遍。
合上後,氣不打一處來:“閉嘴。”
“罪孽深重,有什麼資格對國事指手畫腳。”
“雲昭太后都已經到邊城了,不過是禮貌的問一問,永耀要是拒絕,六國盟會還有沒有臉參加?”
“別忘了,當初永耀爲了將五國盟會變成六國,付出多少代價。”
“豈能因爲你們一己之私,讓永耀再次被排除在外。”
永耀皇臉色太黑沉,以至於都看不出其他情緒:“你們就只想到拒絕入境,可想過用什麼理由?”
“難道永耀王朝還怕了她一個雲昭太后不成?”
聞言,龍煜和國師的臉色扭曲了一瞬。
這話雖然不錯,可別忘了,他們還有不少欠條在雲昭呢!
雲昭太后放着大臨的寬闊地盤不過,偏要來穿過永耀,存了什麼心都不用猜。
永耀皇不是忘記了,畢竟雲昭發過國書來告知情況,他爲了大局沒有反駁,那等於是默認了使團在雲昭所做的一切。
畢竟是正兒八經派過去的使團,他還能怎麼否認了去?
儘管龍煜和國師強調了雲昭太后的所作所爲,可永耀皇就算警惕,也依舊不覺得有什麼好慫的。
借道而已,在永耀的地盤上,雲昭太后還能翻起什麼浪來?
殊不知,柳芸從一開始就是衝永耀來的,又豈會放過?
因爲柳芸的這一道國書,永耀皇覺得要慎重對待一下,也就沒心情再理會國師三人。
三人逃過一劫,國師臉色逐漸平靜。
龍煜陰沉,脖子上還留着駭人的指印,逐漸青紫。
龍芙從頭到尾大氣都不敢出,事情一過才發現她全身厚實的衣衫都溼透了,整個人快虛脫,是被貼身宮女扶着離開的。
到了龍煜的寢宮,冷冷清清的沒幾個人,院子裏落葉都無人打掃,看起來特別蕭條。
近侍找了藥,小心的給龍煜的脖子抹藥。
國師坐在一旁,服用了治療內傷的藥,看見龍芙端水的手都還在哆嗦,貼身宮女正在給她臉上的傷口上藥。
“三公主可以放心了,剛剛在御書房裏陛下沒要我們的命,暫時就還不會再下殺手。”
龍芙點了點頭,神色蒼白,被嚇得不輕。
龍煜冷笑:“在父皇眼裏,我們嫡出的皇子公主……隨手可殺。”
國師皺眉:“六殿下,慎言,這可不是外面。”
龍煜:“知道我們什麼都沒帶回來,不是就立刻冊封了太子嗎?”
“他這是叫我徹底死心呢!”
國師:“陛下本來就不看重殿下,事情沒有辦好,自然也不會考慮你。”
“之所以這麼急着封太子,不過是要太子監國。”
“如果猜得沒錯,陛下是要親自去六國盟會,朝廷就需要人坐鎮。”
“並非故意要針對殿下。”
不僅封了太子,還重新封了丞相輔佐。
還在雲昭手裏的秦相瞬間成了前任,完全沒有贖回來的意思,這不是更加悲哀?
龍煜慘笑:“是了,本殿連讓他針對的資格都沒有。”
國師:“……”
非要這麼虐自己,旁人還能有什麼辦法?
永耀皇有自己的計劃,自然不可能跟柳芸一起行動。
只是言辭還算客氣的回覆了,讓柳芸隨便從永耀經過,並且下達聖旨,路過的城池府尹必須以最高的規格好好接待雲昭一行,不可有半點怠慢。
至於雲昭太后帶的幾千兵馬,沒有太過放在心上。
柳芸等的就是永耀皇這些話,因爲是回信,寫在紙上的,還蓋了永耀王朝的玉璽,等同於聖旨。
永耀皇絕對想不到,雲昭太后的操作到底有多騷。
拿着金毛當令箭就算了,一進入永耀,就開始了強行收債之路。
這日,風和日麗,春陽正盛,關閉了許久的邊關城門打開了。
柳芸一行浩浩蕩蕩的離開了雲昭,穿過兩國公共區域,正式進入永耀的邊關城池。
城池的一把手早就收到跟回信一起送來的聖旨,帶着其他官員在城外迎接,態度懇切的將太后一行帶入了整理好的精美院子。
而柳芸一行並沒有隱藏行蹤,自從她到邊關,就有不少大大小小的商隊等着了。
得到許可,便跟着太后一行來到永耀準備做生意。
這可是他們從商以來最有安全感的一次走商。
因爲跟着自家皇朝的太后來,對方官員態度良好不說,還會順帶幫幫忙,做買賣也比任何時候都順利。
原本打算在邊城就兜售的貨物,不少商隊都準備走得更遠一些再出手,利益能最大化。
柳芸自然不在意護送一下自家的商隊,出門在外,能照顧就照顧一下。
何況,這些商隊跟着,或許還能幫上一些忙。
反正,她從永耀借道,雁過拔毛,必定要讓永耀將欠下的債都給清算了。
賴?
賴得掉嗎?
就算沒有這次六國盟會,她都已經在打算如何讓永耀皇自己吐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