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小說目錄
第579章 誰想出來的損招
原本,衆人對科舉會被八大望族佔名額的事兒已經習以爲常。
平日裏計算自己上榜的可能性,都會多計算一部分。
哪怕八大望族的人佔了名額,卻高潔的對官場說不,拍拍屁股走人,在八大望族這麼多年的洗腦下,大家也沒覺得有什麼問題。
反而覺得八大家真不愧是天下學子的聖地,總是“莫言名與利,名利是仇身”的模樣實在令人佩服不已。
畢竟普通人寒窗苦讀數十年,若是能考上,直接改換門庭,福及子孫,沒人捨得放棄仕途的。
可如今,朝廷突然做出了改變,將八大望族佔去的名額補了上來,這讓普通人感覺,他們又行了。
似乎有什麼豁然開朗,原來還可以這樣操作啊!
現在再一想,回憶起當年的佩服,心情多少有些微妙。
如果還有人不能明確這種感受,那帝京日報的倡議書一出來,就猶如在天下讀書人羣中澆下一瓢油,還點了一把火。
“騰”的一下,燃燒得旺旺的。
倡議書指出,生而爲人,就該如夏花般絢爛,生當爲人傑,死亦爲鬼雄。
爲什麼讀書,當爲雲昭崛起而讀書。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如今的雲昭百廢待興,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豈能因禍就避之?
雲昭也不是皇帝一個人就能治理好的,需要大家齊心協力,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今天,所有人以雲昭爲榮,明天,希望雲昭以大家爲榮。
之類的云云,各種鼓舞士氣,文字撼人。
不管是一心只想讀書的學子,還是已經在官場腐朽的男兒,紛紛被這一篇激昂的文字給搞得熱血沸騰,報效國家之心爆棚。
恨不得馬上好好做事,在自己的崗位上爲雲昭拋頭顱,灑熱血,發光發熱。
當然,帝京日報也隱晦的指出,八大望族的子弟聖潔高義,他們不喜爲官,那就讓他們在榜單上證明自己。
但是,就不必阻擋了其他報國人才的路,名額順延,自然是爲了更多的愛國人士,報國有門,讓雲昭有一個更好的明天。
實際解讀,八大家的學子,愛怎麼玩就自己玩去,承認你們讀書厲害行了吧,既然你們不想爲官,考完試就讓別人來。
朝廷是丁點不會提到,八大家子弟這麼多年來在朝爲官也走不遠是被打壓的事實。
私底下的輿論,朝廷和八大家的人已經爭論開了。
朝廷不說,八大家肯定要說,那還不是朝廷打壓得太狠,他們家族子弟都無法佔居高位,才逼得閒雲野鶴的。
好歹也是各種各樣的人才,就給朝廷做給芝麻小官,或者無權的養老閒職,豈不是暴殄天物?
八大望族家大業大,留在家族發光發熱,將家族經營得更好不香嗎?
朝廷的人立刻反駁,就八大家族那些人才,拿着朝廷的俸祿,操着八大家的心,誰敢讓他們佔居高位?
比例多了,到底是雲氏的雲昭,還是八大家的雲昭?
難道八大家佔據的資源還夠多嗎?
雙方各說各有理,可帝京城到底是柳芸經營了這麼久的地盤,再加上帝京日報的輻射和威望,八大家的說辭到最後連自己都說服不了。
即得利者,越說越像是狡辯。
而更多的普通人看到了更多的希望,加上被挑起的拳拳愛國之心,對八大家的感觀自然一降再降。
現在靠嘴皮子在這爭一畝三分地,聖潔高嶺之花的形象碎了一地,也跟普通人沒什麼兩樣嘛!
越發顯得之前佔了名額,擺出一副不求功名利祿的樣子像極了沽名釣譽之輩。
既要享受八大家的資源,又要朝廷給他們機會,臉怎麼這麼大呢?
那普通人還過不過了?
於是,朝廷一方的輿論逐漸壓過八大家,八大家雖然捉急,可也想不出更好的反駁理由。
而榜單多出來的名額,讓更多的人看到了希望,再想以前,就覺得無比憋屈了。
越發覺得八大家佔了普通人的位置,又不思報效國家,有什麼值得崇拜的?
“對吧,對吧,我以前就覺得了,八大家真的那麼高潔,鄙視功名利祿,又何必來參加科舉?科舉考的,不就是功名嗎?”
“可不是嘛,若以前的科舉這麼做,說不定我早就考上進士了。”
“對啊,若我們早些進入官場,替皇上撐腰,前幾年何至於讓三大輔臣將雲昭搞得烏煙瘴氣的。”
“呵呵,還以爲八大家子弟有多厲害呢,之前作弊的都是一羣什麼人?”
“出事了逐出族,早幹什麼去了,那麼多人集體作弊,我就不信八大家的人一點都不知情。”
“細思極恐啊,難道這不是過河拆橋嗎?”
“對對對,本來就資源豐富,學習起來比普通人容易,竟然還集體作弊,這不就是想要霸榜嗎?”
“那還有普通人什麼事兒,虧得之前我還挺崇拜八家子弟,覺得他們學問真是高。”
“嘖,思及以前的崇拜,簡直……就是恥辱。”
“呃,那時候腦子怎麼就進那麼多水呢?”
在經歷作弊事件之後,八大家的名聲持續招黑,被迫承受着旁人越來越詭異的打量目光。
八大家族簡直要嘔血了。
榜單事件簡直比作弊事件還要來得猝不及防。
在放榜之前,他們不是不知道朝廷擴招了,但是萬萬沒想到是針對他們的一次打擊,所以本來沒有在意。
誰知道帝京日報突然來一篇倡議書,把這些熱血男兒撩撥得不要不要的,在指桑罵槐一番,瞬間將他們之前的高潔行爲變成了趨利避害的小人行徑。
這些,曾經都是他們最引以爲傲的東西,卻成了最銳利的劍,插在他們心窩子。
別說管理帝京產業的八大家旁支了,就是本家得到消息也亂了。
因爲帝京日報在無聲無息中,已經發展到了很多地方。
這一次,跟隨去各個府郡城的六扇門,更加迅猛發展了一波,所以,帝京城的消息,加上那倡議書,在整個雲昭掀起了很大的波瀾。
等八大家族本家收到消息,已經人盡皆知。
他們已經沒法從源頭扼殺消息了,只能想其他辦法解決。
可科舉,不再是他們刷名望的地方,反而,照這麼下去,他們上榜的人數越多,擴招的名額越多,就越發顯得他們沽名釣譽。
他們也想做大官,報效國家啊,可朝廷不給機會。
他們培養出去的人,做了大官不回報家族,難道要白送給朝廷不成?
八大家瞬間猶如喫了幾斤黃連一般,苦得眼淚都要流下來。
瑪德,到底是誰想出來的損招?這也太狠了。